时间:2025-04-17
2025年4月10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由我院与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探索新时期全球安全共同体构建之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聚焦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内涵理念,围绕动荡变革期的全球安全态势、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全球安全共同体建设、人工智能革命与全球治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知识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海红、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幸明军出席会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主持会议开幕式。
研讨会现场
苏长和主持开幕式
钱海红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从地缘冲突到人工智能治理,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愈加多元复杂。她强调,复旦大学近年来依托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等平台,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全球安全治理领域持续深耕,致力于为国家安全理论与实践研究贡献“复旦智慧”。
钱海红致辞
幸明军在致辞中就“全球安全共同体”构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树立兼济天下的全球安全观;二是以“全球安全观”为核心理念,持续推进“全球安全倡议”的中国方案;三是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探索构建多元融合的全球安全共同体。他特别提到,国际关系学院新成立的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将聚焦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研究需求,不断加强与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深度合作。
幸明军致辞
与会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安全变革,为区域安全合作贡献中国方案,应对新型国家安全风险,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的新型交叉学科,探索创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积极探索构建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倡导的安全共同体以及当前国际安全领域热点问题,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交流发言,广泛热烈讨论,展开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和观点碰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将建立“新时期全球安全共同体构建研究”学术交流机制,逐步打造成为国内外全球安全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学术平台。研讨会上,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全球安全预测组还发布了《全球动荡:国际地缘对抗与国内冲突的共振——2025年全球冲突风险预测报告》。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门洪华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研究员发表主旨演讲
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安全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文良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骥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主题讨论一:动荡变革期的全球安全态势
![]() | |
国际关系学院刘跃进教授发言 | 兰州大学曾向红教授发言 |
![]() | |
南京大学毛维准教授发言 | 国际关系学院曹玮教授发布报告 《全球动荡:2025年全球冲突风险预测》 |
主题讨论二:大国竞争背景下的全球安全共同体建设
![]() | ![]() |
国际关系学院罗英杰教授发言 | 上海交通大学苏若林副教授发言 |
![]() | ![]() |
华侨大学黄日涵教授发言 | 复旦大学高奇琦教授发言 |
主题讨论三:人工智能革命与全球安全共同体建设
![]() | ![]() |
华东政法大学阙天舒教授发言 | 北京大学祁昊天副教授发言 |
![]() | ![]() |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凯讲师发言 | 复旦大学沈逸教授发言 |
主题讨论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全球安全共同体知识体系建设
![]() | ![]() |
浙江大学余潇枫教授发言 | 复旦大学陈拯教授发言 |
![]() | |
华东政法大学何奇松教授发言 |
![]() | ![]() |
国际关系学院 科研管理处副处长 刘中伟主持专题一 | 复旦大学 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拯教授主持专题二 |
![]() | ![]() |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高奇琦教授主持专题三 | 国际关系学院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仝立强主持专题四 |
会议总结
复旦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逸教授作会议总结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教授作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作为国际关系学院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设立以来的首次重要学术会议,有力推动了我院与复旦大学在国家安全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合作,为进一步打造双方新的学术合作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